SPECIAL OFFER 優惠活動

搜尋

清除篩選

熱門關鍵字

比鬼更可怕的是....

分享至
分享至
  • HAPPY GO
  • 2025/8/1-2026/7/31

活動說明

農曆七月,在傳統文化中,總是與禁忌、鬼神傳說密不可分。這次APP舉辦了問券活動,收集並深入探究現代卡友們的真實心聲,結果卻發現,與其說這是鬼月調查,不如說這是一場關於現代人「恐懼圖譜」的大揭密!

我們發現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現象:相較於虛無縹緲的鬼魂,「人」與「人心」才是這個社會中最令人膽寒的存在。這份洞察不僅反映了社會變遷下人們恐懼的轉移,更揭示了潛藏於經濟、職場與政治壓力下的深層焦慮。


💡【現象一:比鬼更可怕的是?】壓倒性共識!

在「你覺得比鬼更可怕的是?」這項開放式提問中,「」與「人心」獲得了絕大多數卡友的認同!這觀點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源於大家對現實生活壓力和人際複雜性的深刻體會。

完全不意外又超有感!壓倒性的第一名竟然不是鬼,而是...人!

  1. 人/人心 (40%) 💬:卡友紛紛表示「人心險惡比鬼更難防!」

  2. 沒錢/帳單 (25%) 💸:每年看到帳單、月底錢包空空,真的比看到鬼還想逃!😫

  3. 主管/老婆/媽媽... (15%) 🤫:有些卡友的答案充滿了滿滿的求生欲,相信大家都懂...

卡友們的回答,描繪了一幅清晰的現代社會「恐懼地圖」:

  • 職場叢林比鬼故事更心寒: 許多人點名職場中的「主管」、「老闆」、「小人」、「豬隊友」。正如一位卡友所言:「鬼只找冤親債主,但人會壓榨底下員工」。這句話簡直是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,對吧?

  • 財務壓力比「窮鬼」更可怕: 沒錢」、「貧窮」、「帳單」等焦慮緊追在後。有卡友直言:「沒錢的時候,連鬼都不想靠近,何況是人」,一語道破經濟壓力在現代人心中的份量。

  • 社會與個人困擾: 除了職場和金錢,詐騙集團、網路霸凌等社會問題,甚至是親密關係中的「小孩躺地上爆哭」、「老婆」,都出現在這份清單上。它證明了,任何能影響我們生存與心理健康的,都可能成為心中揮之不去的「鬼」

這份問卷清楚地告訴我們,現代卡友們早已將恐懼投射於那些真實可感、且常帶來巨大影響的現實挑戰上。如同那位卡友所說的:「鬼的故事會過去,但人心的陰影,卻可能伴你一生。」


🍪【現象二:普渡供品】方便與傳統的平衡!

再來,談到拜拜必買的供品,卡友們的答案依序排名為:1.泡麵 2.餅乾 3.罐頭。這不僅反映了這些品項在台灣日常消費中的「國民」地位,也暗示了普渡儀式在現代生活中,傾向於選擇便利耐儲存、實用且大眾化的供品。

現在買還有高額回饋喔:


✈️【現象三:鬼月出遊】傳統禁忌與現代習慣的拉鋸!

至於「你會在農曆七月旅遊嗎?」這個問題,卡友們的答案呈現了顯著的兩極分化:部分人仍會迴避,但過半比例的卡友表示會照常出遊。這種「既信又疑」的心態,反映了現代社會中,傳統信仰與個人生活習慣之間的微妙拉鋸。現在大家好像都不忌諱這個月出遊,反而覺得是避開人潮、享受機票飯店優惠的好時機!

這時候出遊更能搶便宜 


從神鬼到人本,恐懼的現實轉向

這份問卷看似輕鬆,卻為我們理解當代社會的集體焦慮與心理圖像,提供了一面寶貴的鏡子。它揭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轉變:我們不再將最多的恐懼投向超自然力量,而是轉向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真實可感的「人性」與「現實」挑戰

從職場上的「心機小人」到家庭中的「暴走熊孩子」;從「沒錢」的赤裸現實到社會上的「詐騙橫行」——這些才是人們真正「嚇出冷汗」的原因。這份問卷不僅提供了有趣的季節性觀察,更為我們理解當代社會的集體焦慮與心理圖像,提供了一面寶貴的鏡子。

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心有同感呢?

優惠活動

推薦活動

金石堂書店

【金石堂書店】2025開學大作戰

看更多

i color

icolor發票載具 消費滿$500元點數3倍送!

看更多
CUSTOMER SERVICE 客服中心
聯繫客服

週一至週五09:00~18:00

非服務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功能

常見問答

匯集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,提供用戶排解疑難雜症。

線上留言

如無法解決您的疑問,請與我們連絡!

FOLLOWS US 關注我們
官方社群
下載APP